一、引论:耶稣颂.旨在再现耶稣的身份和使命
《耶稣使徒保罗》(西)格列柯绘
使徒保罗到达西班牙1900周年使徒保罗劝勉腓比弟兄姐妹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时,曾经这样描述主耶稣基督降卑与升高的过程: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所以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2:6-11)
《耶稣颂》是保罗的著名诗体短论,强调耶稣既是圣子,“原有上帝的本质”和“上帝同等的权力”,又具有完全的人性,“以人的形体出现”为拯救世人而“自甘卑微”,走那顺服至死的道路,且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颂》因精辟地表达了纯正的基督教神学观念,得到后世教会的高度重视,被引为“基督神人二性”教义。
我们学习和研究“耶稣生平”就是要明确“成了肉身”的道和“成为人的样式”的基督耶稣,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认识那独一的真神。约翰福音17:3;1: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