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经

《希伯来圣经》发展到后来必须被“正典化”①,这意味着,列入《希伯来圣经》的书卷,都必须经过筛选。人选的经卷必须按照众所接受的顺序来排列,其余的经卷则被摒除在正典之外。 《希伯来圣经》的筛选工作已经完成,它的内容从头至尾都不会再变更。 编纂《希伯来圣经》正典的工作,始于公元1世纪的拉比贤哲们。他们确定筛选的标准,并决定哪些经卷被纳入《希伯来圣经》,哪些则被摒除在外。 他们首先裁决,上帝透过先知发预言只持续到先知玛拉基的时期,因此任何在玛拉基之后(约公元前45 0年)写成的先知书卷都遭到摒除。他们进一步裁决,《希伯来圣经》将以《以斯拉记》作为最晚写成的一卷书,因此任何晚于公元前400年的著作也一并遭到排除。最后,他们以书卷的真实性、神圣性与适切性作标准,检视其余的著作,将符合标准的纳入《希伯来圣经》,不符标准的则被摒除在外。 所有正典的确认,差不多完成于公元90年到100年之间(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正典的确认大约完成于公元250至300年之间),我们今天所知的《希伯来圣经》,就在那时完全定型。 被《希伯来圣经》正典排除在外的书卷统称为“次经"(the Apocrypha),希腊文的意思是“隐藏",因为这些书卷必须从犹太人当中“被隐藏起来"(透过将它们排除在《希伯来圣经》之外),以免他们将这些经卷视为与《希伯来圣经》同等。 次经中最有名的书卷莫过于《马加比壹书》与《马加比贰书》。它描述叙利亚王朝统治以色列地、辖制犹太人,乃至马加比家族发动军事叛变,最终收复圣殿的故事。这一连串历史事件成为“修殿节”(The festival of C hanukah) 的由来。由于它们发生在公元前1 65年,晚于《以斯拉记》这个让经卷有资格成为正典著作的最后时间点,因此《马加比书》并未列入《希伯来圣经》,“修殿节"也就成了《希伯来圣经》中唯一只字未提的古老犹太节庆。 次经其他闻名的经典还包括收录了诗歌与智慧格言的《传道经》 (又称《便西拉智训》),以及《以斯拉续篇》《多比传》《犹滴书》《以斯帖补篇》《所罗门智慧书》《巴录书》《耶利米书信》《苏撒拿传》《彼勒与大龙》和《玛拿西祷言》。 由于《希伯来圣经》在拉比贤哲们将正典内容作最终确认之前已被翻译成希腊语的《七十士译本》(它后来成为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的主要原文底本),因此该译本仍包含了次经。之后的天主教《新旧约圣经》(以希腊文及拉丁文的译本为原文底本)也纳人次经。相对的,更正教的《新旧约圣经》(除了一些研读版之外)并未将次经列入。 除了《马加比书》和《便西拉智训》之外,其余的次经在犹太信仰里并没有地位。虽然如此,因着它们的来源,以及在《希伯来圣经》正典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次经增添了许多的历史趣味与意义。
① “正典”一字源于希腊文的kan6n,意思是“准则”。“正典"被视为是来自上帝启示的权威,与其他古代的经典迥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