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
犹太名称
犹太人和犹太信仰有许多的称号。第一个被用来称呼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是 (Ivree),最好翻译为“希伯来人"。 (Ivtee)这个字的意思是“越过”或是“迁移",因为亚伯拉罕在他多次的旅程中,越过了无数的川流,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由名称可知,从一起初,犹太人就已经被当成是“流浪者”。 《希伯来圣经》记载,亚伯拉罕的后裔先在埃及地被奴役,然后受上帝的救赎。他们走走停停,来到西乃山领受上帝的律法,接着在旷野流浪40年,最终进入到应许之地。这群亚伯拉罕的后裔被称作“以色列民”( B’nai Yisrael,The Children of Israel)。 以色列的意思是“与上帝角力”。这原是以色列的先祖雅各布有一次于半梦半醒之际,与一个对手(这号对手可能代表某个人、一位天使、他的双胞胎兄长以扫、他自己,或者是上帝)角力了整晚之后,对方所加给他的名号。 当时,雅各布到了清晨时分还没有被打倒,对方于是告诉他:“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布,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上帝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创世记》三十二章28节) 以色列这个名字暗喻了上帝与犹太人的亲密关系——一种基于不断的角力,使双方在相互的责任与爱慕中,更深认识彼此的一种关系。 以色列也是迦南地的别称。这块地是上帝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后来并成为犹太人故乡的所在。 而“犹太人" ( Yehudee,Jew)与“犹太信仰"(,Yahadut,Judaism)这两个名称都源自希伯来文的“犹大"( ,Yehudah,Judah)一字。犹大是雅各布十二个儿子当中的一位。 以色列民在公元前931年所罗门王驾崩之后,分裂成两个国家。较大的那国由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十个支派组成,史称以色列王国。另一个较小的国家,由剩余的两个支派组成,史称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国中的百姓被掳到异地,遭到周围民族的同化,好像从历史上消失了,所以被称作“失落的十个支派"。 而犹大王国的血脉则持续繁衍,到后来,整个以色列民族以及他们自古以来的宗教信仰遂以古犹大国为本,被称为犹太人及犹太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