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情境下基督徒的家庭灵修探寻
高永亮
在后现代情境下,社会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被解构。人们崇尚从消费和怀疑一切的角度反叛过去,否定权威,提倡多元和相对,强调个人价值和体验。在此处境中基督徒如何建立家庭的灵修模式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文尝试从后现代处境下探讨中国之家庭灵修模式,企望可通过建立爱与情的关系灵修模式;动与静相调节的活泼模式;节日与教导相结合的故事模式以及言传与身教的榜样模式,巩固中国基督徒家庭成员的灵修,以应对后现代处境下的基督徒的灵修生活。使得基督徒的信仰生命具有传承正信,辨别是非,抵御异端邪教和新新思潮的极端影响,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和时代的文明发展发挥出信仰生命的正能量。
一、 后现代情境
1.后现代定义
“后现代”是一个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合法性至今还是一个争论的焦点。[1]P43 这从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名称可见一斑,罗青和让—弗·利奥塔等从文化的潮流和反潮流现象视之谓“后现代主义”;[2]P111 安东尼·吉登斯从生活重构的深刻影响中指“发展”的含义,谓之“全球化”; [3]P2 大卫·莱昂则从社会与文化之性质与方向谓之“后现代性”。[4]P154 可见“后现代”是一个很宽泛,且无定论的概念。“后现代”最初,它只是一个文学批评概念,但后来逐渐蔓延到其它领域。这一概念在时间也是难以确定,在美国,最初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些现象[1]P43-44[ 最初,它只是一个文学批评概念,但后来逐渐蔓延到其它领域。 ] ,70年代初这股思潮传到欧洲,但人们的着眼点却转移到70年代以来的状况了,于是有人宣告后现代主义已经衰落,社会开始“后—后现代主义”了,如此同时,后现代的概念却愈来愈向后做寻根延伸,有人认为始于1875,有人认为最早可追溯到荷马时代,更有甚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思维的始作俑者。[1]P44
西方学者们选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现代性还未退出人类发展的舞台,而崭新的社会状况还未到来之时的“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多方位的反思,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一种流行的思潮。[5]P47
2.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具有以下特征,“后现代”是一个看待世界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怀疑机械论的世界观是其标志;是一个告别整体性与统一性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为基本观念的时代;强调经验至上,是完全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反统一化的企图。[1]P46-48
后现代的这些特征概括来看,它是具有批判传统和创新精神的意识,藐视权威和传统,是不确定性和非连贯性的思维。这是一种已经蔓延开来的影响力,正全面而深入的成为人们生活的现实。一味的否定和肯定都为时过早,但是这种影响力催逼我们要对即将发生的什么给与判断而不是给它定义或体验。正如有人所说“正在生发的社会秩序,不管是被设想为‘后现代’或者‘高级现代’,首要的特征是新的沟通模式”。[4]P154
3.应对后现代
爱是人类历史和生活的永恒话题。基督教提倡以爱为中心的生活是基督徒生活的根本。置身于一个后现代及各种潮流充斥的时代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开放自由并没有填满人心的欲望。个人主义建造了自我封闭的“孤岛”,人在不确定中并没有把握住自我却是迷失了自己。在否定传统和权威的同时,人落于漂浮之中,各人随心所欲,偏行己路。在多元化盛行的意识里,体验就成为了人生的快乐,但是最终生活没有了主题。“人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能以建立生命和满足人心需要的东西显然不是自我陶醉和物质的丰富,人需要社会的空间,也需要人与人的沟通和感情。这其中的元素非爱莫属,所以,时代可不断变化和发展,但爱却是人类生命的核心,这应该就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所在。爱是什么?《圣经·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四至八节给出的答案是“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永不止息。”显然,这爱是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又有超越自我达至真理的指向,所以,这样的爱是具有生命力的爱,从短暂联于永恒。基督徒要活出爱的生命,就要从家庭开始,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最小的细胞,社会与家庭的关系紧密相联。如此说来,家庭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人在家庭中的生活品行,经济活动、人际关系、道德情操等直接反应到社会中来。所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从家庭开始。家庭成员和生活彼此和谐了,对社会和谐的构建将起到助推作用。后现代要人走出家庭独自享受,但是平安生活要我们从与家人共享开始,有爱的生活理念是建立和促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后现代与中国的家庭关系
1.一般社会家庭的关系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国家庭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家庭”形态。“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围绕经济有了明确的分工。但同工却不同荣,男尊女卑的观念充斥在人的思想和家庭的生活中,传统家庭没有男女平等的地位,妻子在婚姻生活中被要求是贤妻良母型,并从一而终,女孩子的美德就是贞节。家庭生活难言幸福,但是离婚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3]P51-54 可谓“重亲情,轻爱情”的年代。70至80年代出现了多样化的家庭,费孝通先生将之分为四类,即残缺家庭(配偶一方过世或父母双亡仅余子女);核心家庭(夫妇及子女);主干家庭(两代重叠双核心家庭之外加之成员中的其他亲属);联合家庭(同胞多核心家庭即“大家庭”)。[6]P3-4 面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理性的冲击,家庭的模式和传统开始解构和变迁。家庭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夫妻角色趋向重爱情,轻亲情变化。妇女走出厨房进入社会。社会提倡“自由恋爱”,因此也出现“同居”,“试婚”等问题。90年代至今,社会进入电脑化、资讯化、私密化,后现代的影响日趋明显。家庭关系出现“反朴”,人“要爱情还要面包”,夫妻的小家庭重于大家庭,个人的意识对抗集体的意识,重视私人空间,人际关系因内心化而被疏远。社会出现了“高离婚率”、“一夜情”、“滥情”等,要享受不要责任的问题。身处这一社会现象的基督徒自觉或不自觉的感受到“后现代”性给信仰和生活带来的巨大诱惑和冲击。
2.基督徒的家庭关系
后现代不仅对一般社会家庭产生影响,基督徒家庭也不例外。在西方具有多维指向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被幻化为“怎么都行”的处境中[7]P128 ,基督徒也处在“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从前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团聚的光景不再,要为拥有“更多”的东西而工作的人也包括基督徒在内。在时间的链条中人也被物化,家成为工作之外的另一个驿站。夫妻之间因为各自的忙碌而无心恋家,由此,基督徒的家庭也出现了问题。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即使家人在一起,个人只做自己的事,很少交谈,更没有共同的感受了。[8]P33 在孝敬父母,教养孩童的经训上也变的力不从心,甚至出现基督徒的离婚率也在令人遗憾的走高。
在后现代的处境中基督徒应当象小山晃佑那样自问“做人”的意义是什么?一个孤立的个人生活,是难成为人的生活,“做人”的意义在于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9]P12
3.基督徒家庭灵修的挑战
后现代带来基督徒家庭灵修是被消费化和多元化了的挑战。大卫·莱昂论到后现代的影响时说:“如果说后现代性有所意味的话,它就意味着消费社会”。[4]P124 换句话说,当今社会的消费自由和享乐主义已经成为“生活世界运转的轴心”。[4]P121 一切皆未幸免,基督徒的家庭灵修也被消费主义所“物化”,传统中家庭灵修的读经、祷告、证道(分享)唱诗等系列仪式被家庭的成员(父母、妻子和子女)有选择性的消费了,喜欢读经或唱诗的人在“喜欢”过后也就预示着这人灵修的结束,而对它项内容漠然视之。灵修的证道(分享)信息也被嬉戏成为“什么都行”的态度所替代。
受消费化的影响,传统的、文化的、政治的(权威的)机制易被废弃,呈现出“文化多样性,风格异质性,以及信仰体系分化是它成功的要件”。[4]P121-122 基督教救恩的唯一性(使徒行传四章十二节:除他以外,别无拯救……)显然易被质疑为“陌生人”,因为在包容一切的理想让位于后现代变动不居的多样化声音下,想坚持单一生存方式或统一体系的所有希望都变得更加渺茫了。有人断言,“在宗教领域……成为‘异端规则’的东西正在尽力发挥作用,它否定唯一真理,迫使一个人的信条变成另一个人的疑问”。[4]P108 针对后现代情境下对基督徒家庭灵修的影响,以下话题仅就中国的基督徒家庭灵修模式提出一些思考,作为教会大家庭灵修生活的缩影,不涉及教会的公共灵修生活。
三、后现代之家庭灵修探寻
1.建立爱与情的关系灵修
家庭的核心价值在于爱与情的关系基础。后现代情境中人要在忙碌中给家人留有“品质时间”(Quality Time),在相处中建立一种爱与情密切的关系。传统的中国家庭关系可概括为三种,即夫妻关系,夫妻与子女关系,夫妻与老人(双亲及长辈)关系。[① 雷洁琼.“新中国建立后婚姻与家庭制度的变革”,载《中国家庭及其变迁》,乔健主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27.]①后现代中这种关系可从每一组关系中向对方分解为多种的向度关系,如父子(女)、母子(女)、兄弟、姊妹等,这诸多的关系中比金钱和地位更宝贵的就是爱和情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所没有的,也是不能给予的,基督徒应该在家庭中充分透过这种关系,把耶稣教导的“爱人如己”的真理运用在灵修生活中。尤其注重父母对儿女信仰生活的关怀,教导上帝爱世人以致使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人舍命,显明上帝对人的爱与情的真理,基督徒的家庭关系也要以此为核心,让家人乐于“在一起”共同享受和建立这种爱与情的关系,设立家庭成员的每周团聚时间,家庭灵修才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建立家庭爱与情的关系灵修模式,可使后现代的家庭确立以上帝的爱和情为生活的中心,帮助家人持守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在上帝的真理之中。
2.动与静相调节的活泼灵修
建立动与静相结合的调节灵修模式,应对多元化和相对性的后现代处境。传统家庭灵修多数是在“座”灵修,不能走动,要安静是基本的要求。在当今的多元化和相对性社会中,家庭灵修要避免从一而终的“座”灵修,让默想和祷告成为静的一环,让分享和赞美成为动的另一环。带领者(父亲或母亲)邀请家人一起成为“主持人”或“分享者”,要使人人成为灵修的参入者而不是“观礼者”。家庭灵修也要出到室外,在公园或野外、海滨等与自然界的接触和亲近中建立生命与上帝的关系。在环境的调节中使家庭灵修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活泼进行。用朗诵诗篇(19篇),读创世记(1至2章),讲论耶稣的“无花果树”比喻(太21:18-22)等分享上帝的大能和作为。 在动与静结合中调节家庭的灵修模式,让生命在经历和体验中得到信心的坚固和灵性的增长。
3.节日与教导相结合的故事灵修
建立节日与教导相结合的故事灵修,加强灵修的深度和广度。基督教的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等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家庭灵修的增强点。以读与之节日相关的经文配以默想和家人的彼此分享,带领者讲出中心的主题予以教导,把节日的主题与现实的生活相关联,激励家人在信心和爱心中对上帝的委身,并对上帝充满生命的盼望。宋泉盛的《故事神学》可作家庭灵修的参考。
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双亲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节假日也是灵修的好机会。在忙碌的后现代生活中,节假日是中国家庭最休闲的时间(城市中多数家庭是双职工,节日通常是法定假日),基督徒家庭要趁这时设计与传统文化或节日有关的内容给与神学意义的解读,用“讲故事”的方式建立属灵生命的灵修。在春节时讲述上帝创造世界万物及权能,大地在生命的更新中焕发生机。人的生命也会经历“严冬”时节,但不应萎靡无望,而要确信困苦和艰难的“严冬”终将结束,上帝的慈爱和权能要使生命更加丰富和成熟;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嫦娥和董永因为深爱着对方,所以时空再久长也不能使他(她)们分离。家庭的亲人团聚不在吃吃喝喝,乃在于爱心的分享和建立。上帝预备了天家,在生活中实践和分享爱心的基督徒将来都要如此与上帝团聚。双亲节中结合中国的“孝亲”,看到基督徒有爱神和爱人的本份。
建立节日与教导相结合的故事灵修,使中国的基督徒可在传统与文化中体认上帝的权能和慈爱,激励家人在生活中学习爱神爱人。
4.言传与身教的榜样灵修
在家庭中建立言传与身教的榜样灵修,是信仰成为生活化。亚伯拉罕蒙福的秘诀是建立家庭的祭坛。[8]P48 后现代下的基督徒家庭灵修也要树立“家庭的祭坛”,就是让家庭成为人人效法基督的场所,家不是人人放纵与自私的“密室”。父亲在家庭中应当择机述说上帝的话语给家人听,如同在犹太人的家庭中,父亲在晚餐时的宣告一样“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6:4-5)这宣告是对家人的也是对自己的,父亲在家中要成为上帝话语的言传者,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施行者。父母要教导儿女的价值观,物质财富,人际关系,性与婚姻,社会公德。也要鼓励和带领儿女积极参与教会生活和服事,关怀亲友和邻舍(和睦邻里,友善待人),有见证的生活。让言传与身教成为家人事奉上帝的榜样。马丁路德提出父母对儿女而言,等同于“站在上帝的地位”他们在地上拥有最高的权柄,其他的权柄,其实是从父母权柄衍生出来的(如世俗政府)。 [① 保罗·阿尔托依兹(Paul Althaus),WA《马丁路德全集 威玛版本》,《马丁路德的伦理观》(台湾:中华信义神学院出版社,2007),164.]① 马丁路德所倡导“人人皆为祭司”,就是要让信仰生活化,日常化,打破圣与俗的界限,于普通的俗世生活中活出圣洁和尊严。树立家庭是祭坛,人人是祭司的生活,才能让“基督是我家之主”得到落实。
建立言传与身教的榜样灵修模式是基督徒家庭灵修生活的需要,也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所在,灵修生活最终目的不在形式与礼仪,乃在生命的陶造与言传身教的见证。
四、结语
后现代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它给社会带来的后果是“毒瘤”或是“医治”现在难以定论,对基督徒的信仰来说,虽然世界万物逐渐都在改变,但上帝恩典和救赎的真理没有改变。基督徒有一告人的福音就是上帝爱世人。
在后现代情境中建立中国基督徒的家庭灵修模式,就是为要坚固信心应对挑战,基督徒要在生命中朝向上帝的使命和见证,就要从建立家庭灵修模式开始。试想,每个基督徒皆能建立之家庭灵修模式或尝试首先在家庭成员中注重灵修的生活,正信的信仰必然得到传承,异端邪说将没有市场,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和谐的人间关系以及和谐的社会建设必然悄然而至!
参考文献
[1] 让—弗·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M].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 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M].台北:五四书店有限公司,1989. [3]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4] 大卫·莱昂.后现代性[M].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锆等,译.香港:商务印书馆,1986. [6] 乔健.中国家庭及其变迁[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 [4] 李阳.冒险的迁徙: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开放时代,2002,6. [8] 唐佑之.家在教会[M].香港:福音证主协会出版部,1979. [9] 小山晃佑.五分钟神学[M].陈举,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