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ingdaochurch.com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精博欣赏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文章标题:热爱伟大祖国 弘扬中华文化  文章来源:逄建瑞  发布时间:2016/5/26  访问次数:7832  文章简介:为了提升教牧人员的爱国热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动广大信徒更加踊跃的投身到共铸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中。在宗教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青岛基督教会在4月份组织教牧人员前往云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  首 页   →     → 热爱伟大祖国 弘扬中华文化

 
 

热爱伟大祖国 弘扬中华文化

 
文章来源:逄建瑞   发布时间:2016/5/26     访问次数:7832   
  


简介:为了提升教牧人员的爱国热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动广大信徒更加踊跃的投身到共铸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中。在宗教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青岛基督教会在4月份组织教牧人员前往云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习。


【 字体: 】【 打印 】【 关闭
  

热爱伟大祖国 弘扬中华文化

——2016爱国教育行之感想

 

    为了提升教牧人员的爱国热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动广大信徒更加踊跃的投身到共铸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中。在宗教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青岛基督教会在4月份组织教牧人员前往云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更是切身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壮阔多姿,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绚丽。不知不觉间,一股浓浓的爱国情怀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一、热爱伟大祖国


    这次西南之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条公路上渡过的——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公路,公路两侧常常一边是耸立的高山;另一边是令人目眩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我们一边走,一边聆听着这条公路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条具有非凡意义的公路。抗战初期,几百万抗日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维持经济运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无数内迁到大后方的人们所需要的基本消费品,总之,当时维持整个抗战所需要的、中国不能生产的所有物资,都依赖这条公路运进大后方。滇缅公路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于1937年底开始修建,1938年8月底峻工通车,历时8个月修成。而修成这条公路的工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只筑路大军,他们来自于许多个民族;他们当中的青壮年男人很少,大部分是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约20万的老幼妇孺。因为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青壮年男人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又急需这条公路的贯通,来保障战略物资的供应,就产生了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筑路大军。但修筑滇缅公路,所缺乏的绝不仅仅是劳动力,还包括机械设备。压实路面没有压路机,用的是一种大石碾子,是靠劳工们推拉肩扛才从丛林和大山中弄出来的。劳工们常常被失去控制的石碾子压死。因为时间紧迫和战局恶化,最初的建设工程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几乎所有的路段上,劳工们都是用自己家里带来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在长达959.4公里的路段上,大都用这种蚂蚁搬家似的方法。这是一条纯粹靠人力开辟的道路。”

    这段血泪历史,应当被中华儿女所铭记在心!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记忆历史不是为铭记仇恨,而是为了清楚今日的和平稳定、安居乐业,来之不易。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凝心聚力、不懈抗争,用钢铁般意志所铸就的。这段故事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敢于攻艰克难的伟大气魄和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民族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落后”的可怕。“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朴实而直接的道出了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原因。记忆历史是为督促中华儿女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要用强大的实力来实现和保障的。我们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因为我们曾经是霸权主义的受害者。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励精图治求发展;渴望国富民强的一天。一个强大的中国,不仅是为着保障亿万中华儿女的和平安宁生活,也是为着全世界人民的伟大和平事业!


    二、弘扬中华文化


    祖国的强大不是单靠发展经济,且要依托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注定是没有未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璀璨,铸就了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现今,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被快餐文化、功利文化所取代。快餐文化、功利文化,不是撑起中国未来的文化柱石,“传统”并不等于“过时”。相反,借此次云南之行,我们惊奇的发现,现今时代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民族冲突、诚信缺失、环境污染、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等问题,原来都是我们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在云南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与魅力。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有26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甚至连对男性和女性的称呼都各不相同,但却能够和睦共处,彼此相安;在大理,每一户扬氏族人家的大门口,都写着同样的四个字:“清白传家”,这是杨氏族人的家训;在白族人中,普遍具有不贪小利、讲求诚信的贵族精神;对于生活在香格里拉和丽江的人们来说,“爱护家园、尊重自然”是无需言表的整体共识。“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情重义、知恩图报、顺应自然”,这正是我们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朴实的云南人身上,我们再次发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反思


    时下,政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凝心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号召。那么,中国教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的着力点在哪里呢?教会不是政治团体,所以贡献点不在政治主张;教会也不是经济组织,所以贡献点也不是发展经济;教会是信仰团体,所以,我们的贡献点应该在文化。因为,随着信仰在人群中的深入、沉淀和传承,就会产生文化。欧美教会对欧美国家的文化贡献举世公认。而我们中国教会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除了有形的教堂建筑外,还有哪些方面是比较显著的呢?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已2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教会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传福音方面,而在文化建设方面尚处于萌芽状态。政府对教会的最新期待是“基督教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应该就是基督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完美融合。中华文化从来都不狭隘,是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具有无限的包容性,所以,中国教会应当抓住历史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当文化使命!我们要为祖国,更加热切的祈求、祷告,求上帝赐福于中华大地,给我们的国家领袖更多的聪明智慧;使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而奋斗!

逄建瑞  
2016年5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基督教网站』 『金陵协和神学院华东神学院
电话:0532-66012538 | 投稿邮箱: churchqd@163.com | 84424693@qq.com
Copyright 2009 青岛基督教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鲁ICP备0904980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036